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:唐长安城“三大内”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
大明宫是唐长安城“三大内”(太极宫、大明宫、兴庆宫)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,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,主要有含元殿、麟德殿、三清殿、清思殿、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南至自强路,北至重玄路及玄武路,东至太华南路,西至建强路,总占地约3.84平方千米,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,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,体现了旅游的元素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延续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,由南向北沿丹凤门—含元殿—宣政殿—紫宸殿—玄武门—重玄门,为中轴线,分为殿前区、宫殿区、宫苑区三大区域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,形成六大亮点和十个典型游览景点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、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,西安的“城市中央公园”。
2014年6月22日,包括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内的“丝绸之路:长安—天山廊道的路网”入选世界遗产名录。2020年12月29日,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景区建筑:
布局
大明宫遗址是唐长安城“三大内”(太极宫、大明宫、兴庆宫)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遗址,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,始建于唐贞观八年(634年),平面略呈梯形,占地面积约3.2平方千米。原宫墙周长为7.6千米,四面共有11座门,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,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,主要有含元殿、麟德殿、三清殿、清思殿、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。城内的主要街道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。大明宫南部为前朝,自南向北由含元殿、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;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。大明宫的北部是宫廷园林区,建筑布局比较疏朗,建筑形式多种多样,是唐代园林建筑的杰作。
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区规划面积为19.16平方千米,规划范围南至自强路,北至重玄路及玄武路,东至太华南路,西至建强路,总占地约3.84平方千米,是北京故宫的4.5倍。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,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,体现了旅游的元素。
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延续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,由南向北沿丹凤门—含元殿—宣政殿—紫宸殿—玄武门—重玄门,为中轴线,分为殿前区、宫殿区、宫苑区三大区域。
丹凤门至含元殿以南礼仪区域,为唐文化主题公园,设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、大明宫博物馆、大明宫国际遗址研究中心等唐文化与遗址考古展示项目,其中大明宫博物馆群由唐文化博物馆、大明宫博物馆、大明宫现代艺术馆及大明宫综合展览馆四个馆构成,为国家级博物馆。该区域重点保护文物包括:丹凤门、建福门、昭训门、望仙门、光范门等遗址及上朝路、沟渠、桥梁遗址和宫墙遗址。
含元殿至紫宸殿朝政区域,为考古主题公园,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收费区域。重点展示先进的现代考古过程与成就,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、方法、技术、材料与成果,为古迹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重点示范区。重点保护文物包括:含元殿,东西朝堂,玄政殿,紫宸殿,延英殿,望仙台,麟德殿,清思殿,含光殿,昭庆门,含耀门,光顺门,延英门,崇文门,左右银台门等遗址。其中含元殿、玄政殿、紫宸殿三大殿遗址保护展示区是考古研究的重点区域,作为宣传唐大明宫宏伟宫殿建筑群及大唐文明的一个主要场所,体现大唐盛世的繁华,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景观和展示唐朝政治文化的场所。
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宫苑区在唐代是皇帝们休闲、游乐的区域,有大量园林景观,并包含太液池这一大面积的水面区域。宫苑区为非收费区域,该区域主要面向本地市民及少量外地游客。游览宫苑区的游客将主要了解唐代皇帝的后宫生活,并欣赏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美丽的园林景观。宫苑区有一定数量的城市运动休闲设施。该区域作为唐休闲及世俗生活文化主题公园,为城市文化休闲区。重点保护文物包括:太液池、蓬莱山、三清殿、大福殿、翰林院、玄武门、青霄门、银汉门、重玄门、九仙门等遗址。
特点
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大明宫遗址公园为核心,周边辐射集中安置区、中央居住区、商贸服务区、文化旅游区、商务核心区,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基点,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与生态体系。保护区发展定位为以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,建设集文化、旅游、商贸、居住、休闲服务为一体的、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新区。
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,形成六大亮点和十个典型游览景点。六大亮点为:由8千米宫墙、18座宫门、中轴构成的大规模遗址格局形制;独特的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识,如紫宸殿、含耀门等;科学的复原研究基础上建设的全景大明宫微缩景观;集考古、科研、科普、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遗址中心;以IMAX3D电影、实物、电子、模型和标牌合而为一的遗址阐释系统;“月光大明宫”的夜景观系统。
景区介绍:
综述
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还原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,主要览景点包括丹凤门景点、中轴景点、太液池、麟德殿、遗址中心、玄武门、重玄门及北夹城运动区;三清殿、大福殿、炕底寨原村址及部分村庄展示区;宫苑区内园林景观及雕塑;南宫墙中国书法博物馆、唐三彩博物馆等;东宫墙休闲区。位于含元殿北侧的大明宫遗址博物馆,是一座全地下建筑。博物馆对盛唐的建筑、绘画、服饰、礼制等文化内涵进行呈现。
为了保护遗址,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院内建设依照国际惯例,不对大明宫建筑进行大规模复建,只是通过史料推理,建成大明宫正南门丹凤门。而丹凤门并不是真正的建造,只是在钢结构上挂上板材,做一个模型扣在遗址上,这实际上也是遗址保护性展示的一种方式。
含元殿遗址
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,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,是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。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、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。实测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,东西长75.9米,南北宽42.3米,面阔11间,进深4间,各门宽5.3米。
麟德殿遗址
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,故以“麟德”命名。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,是皇帝召见贵族亲信、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。建于唐麟德年间,为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之所。其台基南北长130米,东西宽80余米,建筑面积达12300多平方米。遗址中出土大量黑色筒瓦,还有少量的琉璃瓦片。
大福殿遗址
大福殿是唐大明宫内大型殿堂之一。现存夯土台基东西长70米,南北宽50米,高约5米,总占地面积约11600平方米。台基上残存大量铺砖,台基南边似有登殿坡道。
凌霄门遗址
凌霄门亦名青霄门,是大明宫北墙偏西之门,位于玄武门以西355米处。在肃宗病危之际,肃宗次子李系与皇太子李豫为争夺皇位而引发的“凌霄门之变”,即发生在此。
玄武门与内重门遗址
玄武门是大明宫北面的正门。位于北垣中部略偏西处,西距宫城西北角538米,东距东北角597米。门址范围很广,发掘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。玄武门上有门楼,整个门楼基座下大上小,呈梯形。门槛内外的路上还有清晰的车辙沟痕。文献记载,这里是宫城宿卫重兵驻扎的地方,其北有重玄门。
重玄门遗址
重玄门遗址位于玄武门正北夹城处,距玄武门156米。此门保存得比较好,门道两侧的门楼基座高出现在地面4米多,呈马鞍形土丘,中间低处是门道。重玄门内外均有建筑遗址,其内左右廊与玄武门相接,是北衙宿卫处,其外有骥德院。
三清殿遗址
三清殿遗址位于大明宫西北隅,是一座高台建筑,唐代崇尚道教,供奉老子,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。平面呈凸字形,北宽南窄,南北长78.6米,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。除三清殿外,大明宫中还有其他道教庙观建筑遗址,如大角观、玄元皇帝庙等遗址。
清思殿遗址
清思殿是唐敬宗时所建,位于东城左银台门内,台基为长方形,南北长228米,东西宽33米。遗址中出土有铜鱼符1件,上有“同均府左领军卫”7字,还出土有12个残柱础石。
唐太液池遗址
太液池又名蓬莱池,位于大明宫北部居中地带。初凿于贞观或龙朔年间。开元后期,玄宗曾命在太液池两岸筑望月台与杨贵妃赏月,台高百尺,现池中有土丘,高5米许,当为蓬莱遗址。太液池面积约1.6万平方米,分为东西两池,中间有渠道相通。据考古实测,西池东西长500米,南北宽320米。东池较小,南北长220米,东西宽150米,东距东宫城墙仅5米多。池岸高出池底三、四米不等。太液池水源引自南来的龙首渠。有暗渠与宫外相通。沿岸回廊与附近宫殿建筑,都根据地貌特点,着意布置,错落有致。
- 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,石壁峭立狭如壶口——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[图]
-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:唐长安城“三大内”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[图]
- 骑车漫步,俯瞰十三朝古都——西安市城墙·碑林历史文化景区[图]
- 山峦叠翠,山清水秀,湖光山色恬静瑰丽——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[图]
- 大雁塔·大唐芙蓉园景区:玄奘修建,盛唐风貌,文化体验[图]
- 金丝峡:国家地质公园,罕见最完整的嶂谷地质构造,5A级景区[图]
- 法门寺:5A级景区,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佛教圣地[图]
- 五岳之西岳——华山,五岳之西岳,奇险天下第一山[图]
- 黄帝陵:《史记》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[图]
- 兵马俑博物馆: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遗址上,和丽山园合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[图]